党委宣传部(教师工作部)
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 网站首页  部门简介  规章制度  新闻中心  师德师风  通知公告  学校首页 
 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>>文艺园地>>正文
文艺园地
修鞋匠
2025-09-10 14:39 孟小乐 

我生活在农村,早在几年前父亲母亲还在大集上做生意——从集市上选购各式各样的蔬菜,然后给客人们加工做成小炒。父亲掌厨,母亲则负责在一旁烙饼,生意很是不错。

正因为人流量大所以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,有卖蔬菜的老赵,卖水果的老刘,当然还有修鞋匠——老袁。老袁是个光杆司令,大概六十多岁的年纪,每当日暮时分,街上的行人零散,老袁就带着他的收音机跛着脚往我们的摊子赶,时不时地和收拾摊位的大叔搭话。“收了啊?生意不错吧。”“哎,了了动静吧。”“够吃饭的就行,哈哈哈哈。”

母亲见他来了就热情地上前招呼,询问老袁吃些什么,“简单炒点就行,豆腐、青菜咱吃什么都行。”他的声音很粗,像是卡了痰,或许是常年抽烟的缘故。走到桌边,先将收音机放到桌上,随后摘了帽子,坐下调试他的收音机。又拧又按的,不知为何很是滑稽,片刻后收音机里播放起上世纪的歌曲,听着有些老套。

“现在在哪里上学?”他扯着嗓子问我,声音像快要坏掉的发动机。“在济南。”我漫不经心的答道。”得好好学习啊,你看看我们累得要命……”又是一大堆勉励的话语,讲实在的我听的太多了,不过细细想来没念书应该是他们那一辈儿的遗憾吧。“菜都上齐了,再拿个饼吃吧,不能光吃菜啊。”母亲问道。“先吃这些吧,多了吃不了。”说罢又拿起了一旁的酒桶,往杯子里倒。

他的手指十分的粗糙,好似历经沧桑的老树的皮,布满了皱纹,掌心的老茧比碗壁更粗些。酒桶在他手里不停的抖动,我都有些担心 他会把酒洒在桌子上。

酒足饭饱,甚是逍遥。付过账后,老袁起身要离开,我母亲问道:“老袁,你那里还有批发的盆栽吗?我想拿一盆来放家里种着。”“害,有的是,来拿一盆就是。”随后老袁在前面走,我和母亲跟在他身后。断霞残照,他的影子在地上拉得老长,与枯瘦的肢体一比对显得十分违和。

来到他的摊位后,老袁探着身子在三轮车上挑选盆栽,“找个好养活的,不用天天照看,开花也漂亮。”边找边说着。

“老袁,收摊了吗?”旁边来了位大妈,

看她的架势应该是刚下班,车筐里放了一双掉底的皮鞋。老袁将挑好的盆栽塞到母亲手里,又对一旁的大妈说:“都收起来了,怎么 回事,鞋子坏了吗?” 一旁的大妈语气略显激动:“刚买没多久的鞋,底掉了,你说气人不!扔了又怪可惜的,找你补一下吧。”“那好说,我来看看。”老袁接过皮鞋,打量了一下,转身从车上取“家伙事儿”。

母亲捧着盆栽问道:“来,我这个多少钱?给钱好回去收摊。”老袁低着头一手拿着鞋,另一只手拿着黑色的胶底比量着,摆了摆头:“拿走吧,还收什么钱。”“那还行吗,都是钱买来的。”老袁顿了顿:“给十块得了。”母亲付了钱示意我离开,我摇摇头,看出我心思后,母亲转身离开了。“这块太薄,这个太厚……”老袁继续比量着,终于找到了一块合适的鞋底,他将胶底小心翼翼的粘好,又把多余的部分修剪掉,右手转动着缝纫机,针头在鞋底有条不紊地上下穿孔,发出哒哒哒的声响。

不一会儿,鞋底就补好了。“先试试,看看硌脚不。”一旁的大妈穿上老袁补好的鞋,试探性地踩了踩地,“不错, 一点也不硌脚哈哈哈。”“行,收摊儿!”老袁把工具都收拾完,上了车,嘴里哼着调调,往太阳落山的方向开去,秋风带来丝丝凉意 ……

后来,老袁再也没来吃过饭,以至于我都快要忘了,可母亲还记得,有时母亲会向旁人打听老袁的消息,得到的答案也各不相同。有 说是家里有事,有说是身体不好,具体情况他们也说不清楚。再到后来,听卖饼的阿姨说老袁死了,在那个相似的傍晚,在那个相似的秋 天,悄无声息地……

责任编辑:陈彦汝


关闭窗口

烟台理工学院版权所有   鲁ICP备17042781号-3    鲁公网安备 37061302000005号

关注我们: